学校首页招生电话0933-8238309

“引企入校”,不仅仅是“双赢”

发布时间:2013-07-13   来源: 菠菜论坛    访问量:343

“引企入校”,不仅仅是“双赢”

建校以来,我校在办学模式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,如,校企联合、校校联合、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等,都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自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以来,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,大胆尝试“引企入校”,经过一年多时间地试验,觉得可行。

(1)校企合作的情况

2006年,我校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,当时,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实习没办法保证。虽有几辆当地报废车辆,但远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。汽车工业属我国朝阳产业,汽修专业不仅要办,而且还要办好,这就要从制约学校缺乏师资设备最大瓶颈入手。后经多方调研,认为走校企合作之路最好。

2011年,学校依托数控技术应用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,注册200万元,首先成立了平凉学艺机电汽修工程有限公司(简称学艺公司),经多方考察,2012年10月,学艺公司与平凉市益友汽车修理厂联合在校内建厂(简称学艺汽修厂),建立“校企一体”的人才培养平台。合作双方的条件是校方出场地、设备、师资,厂方出技术、人力等,实行“产教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。

学艺汽修厂现有职工21人,厂长(原益友汽修厂厂长)1名,副厂长(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研组长 )1 名,技师6人,实习指导教师7人(4名专业课教师、3名兼职教师),均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、教学和服务全过程。

(2)教学与生产相得益彰

实行“产教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,学校首先筹建了汽修专业实训基地,购置仪器设备150多台(件),录用和招聘了7名大学生,然后考察技术力量较强的民营企业。从校方来讲,获得企业资助是次要的,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和师傅的指导,学到了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。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从厂方来看,有了场地、设备的保障,师傅们才有施展技能的天地,也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学艺汽修厂归学校管理,其定位是集教学、培训、生产、科研四位一体的多功能教学培训基地;作为人才培养的“两地、两场”,即不仅作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“双师型”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基地,而且要成为生产经营场所和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场所。在内部管理上实行双重管理体制,既要按照企业管理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,又要按照学校管理,负责学生轮期到企业进行实习。生产经营方面完全按照企业管理,独立核算、独立经营。教学管理上,按照学校“产教结合”人才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,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、实训和专业教师的技术培训与工程实践活动,保证完成年度实习、实训任务。实习指导老师既是教师,也是师傅;实习学生既是学生,也是学徒。在利益关系上,指导教师享受财政工资,其生产经营的收益主要用于设备更新,师傅的工资,工厂的部分后勤服务工作也由学校负责。这种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,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其最大效能,同时也保证了工厂的良好运营和健康发展。

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“一个培养环境,两个执行主体”的特点,即学校整体培养环境和教学系统、生产系统两个执行主体。

学艺汽修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企业环境,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环境。同时,也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环境。学生在工厂生产实习期间,直接在第一线顶岗训练,完成适量的工作任务。通过真实生产环境与企业氛围的感染和熏陶,加上职业岗位“真刀真枪”的操作训练,不仅使学生掌握过硬的动手能力,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规则,而且使他们达到“应知、应会”的基本能力要求。

(3)校企合作、产教结合运行机制的建设,实现了“多赢”。

一是,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生产效益。原来的汽修厂规模很小,由于受场地、设备的限制,师傅有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,合作建厂后,双方优势互补,有了学校宽阔的场地,现代化的厂房、先进的设备、加上师傅们精良的技术,通过营销宣传,学艺汽修厂的牌子一天比一天响亮,每天来修理厂保养、维护、维修的客户越来越多,企业的生产效益也越来越好。

二是,教师的工作能力在企业得到了真正的锻炼。原来,教师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际指导,虽然很买力,但效果并不好,尽管有多媒体、实训的教具,但与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教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。另外,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只能求助于书本,甚至还解决不了,现在,通过和师傅们的技术交流,好多问题会迎刃而解。为此,在不影响工厂完成生产和实习任务的前提下,学校制订了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计划,合理安排培训任务,规定专业教师必须下厂锻炼,并将其作为个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。

三是,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。原来,学生守着书本,一点都不爱学习,就是到了实训车间,面对模型、教具,多半也是做做样子,总感觉与真实的工作环境还是有一定差距,现在,一个师傅带四、五个学生,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换机油、如何刮腻子,等等,尽管很累,活也很脏,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减。2011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两个班112名学生通过分组轮训,大部分同学能够单独完成汽车二级维护、简单的拆装等修理等工作。今年,学生就业时,90%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对口的上海大众公司,有10名同学被学艺汽修厂留用。

四是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。学艺汽修厂挂牌生产经营,方便了平凉市东片汽车用户,毕竟是校中厂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收费比一般修理厂要低,客户都很满意,经过宣传,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
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“校企合作、产教结合”运行机制建设中作了新的探索和实践,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,也为其它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。目前,学校与多家企业协商,计划将数控、机械、焊接等专业整合,引厂入校,继续探索“校企合作、产教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子。

“校企合作、产教结合”培养学生,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。摸索阶段,会发生管理不良、关系不顺、利益不清等多种问题,但从总体上看,效果还是相当不错。我们坚信,只要方向正确,管理科学,制定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,建立既遵循教育规律,又适合企业行产经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通过进一步努力,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。

“引企入校”,虽然很成功,但也有它的局限性,一是学校要有一定的资金设备;二是要找到合适的企业进校;三是学校和企业要联系紧密,科学管理,兼顾教学和生产。